从17岁在岫岩玉器厂做学徒到如今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玉珍与玉石雕刻结下了近半个世纪的不解情缘。

1957年,由于工作出色,做学徒不到3个月,年龄不满20岁的张玉珍被岫岩玉器厂派往北京工艺美术学校玉雕专业深造。白天,她除了上理论课学习理论知识外,还上雕刻班学习雕刻技术。晚上,她一人留在宿舍复习白天所学的知识,熄灯了,她还拿着手电在被窝里画画、看书。学校每个月补助13元钱,她几乎全用来买玉雕设计、雕刻的书籍和买电池用来晚上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不懈的努力使张玉珍很快成了学校的佼佼者。在当时北京市举行的青年玉雕大赛中,张玉珍的作品《鸡毛信》获得青年优秀奖。

三年后,由于成绩优异,学校想让她留校,可张玉珍却毅然回到岫岩玉器厂,她当上技术员,主管在学校专攻的人物设计。后来,张玉珍被派到鸟兽雕刻车间,她在人物的基础上,又将花卉、鸟兽、山水、炉、瓶、薰等各种玉雕都学了个遍。

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勤奋好学的学习态度让张玉珍的雕刻技术突飞猛进,不仅善刻人物,而且花卉、鸟兽、山水、炉、瓶、薰均刻得精巧别致。

1994年,岫岩“玉石王”被鞍山市政府迁入鞍山市内,市政府决定把“玉石王”雕成世界最大的玉佛。为了把“玉石王”大佛雕成精品,鞍山市政府决定在全国招标。时任岫岩县玉器厂副厂长、总工艺师的张玉珍,带领一支技术队伍参加竞标,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一举中标。在她的指导下,全体技术人员连续工作18个月,圆满完成“玉石王”大佛雕刻任务,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因脚下的横木意外断裂,她从十几米的高空摔下来,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当时,她以为自己凶多吉少,就算能侥幸保住生命,也可能会因落下残疾而要离开她深深热爱的玉雕工作了,可没想到后来她竟奇迹般的康复了。她开玩笑地说这都是因为是她对玉雕事业的热爱感动了佛祖,她现在才能平安无事。

1996年,岫岩县玉器厂破产,张玉珍和工人们一同下岗了,但她没有气馁。她认为岫岩玉是上天赐给岫岩人民的一种无价之宝,可以开发出无穷的财富。她要创办玉器厂,继续发展玉雕艺术。经过一番筹划,她带领部分工人办起了岫岩满玉雕刻厂,张玉珍出任厂长、总工艺师。如今的雕刻厂已经从初建时4万元启动资金的 5人小厂,发展为员工70余人、资产近千万规模的大厂。

为了推动岫岩玉产业发展,让更多的人掌握雕刻技术,2004年,张玉珍向县领导写书面报告,建议建立玉雕培训基地。在县政府、县妇联等有关单位的协调支持下,经过张玉珍的积极筹备,岫岩玉玉雕技术培训中心很快挂牌成立。

为了办好培训中心,张玉珍筹集资金10万多元,租用了100多平方米的教学课堂,增添了20个水凳、雕刻工具和相应设备,改造了生产车间。除她本人亲自为学员讲课、技术指导外,还聘请多名省级大师和工艺美术师为学员讲课、做雕刻示范,为学员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

如今已是花甲之年的张玉珍虽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她并没有满足。她深深地懂得,只有努力学习,只有不断吸纳、融汇、整合、创造,才能熔铸自己的艺术风格,丰富自己的雕刻技术和表现手法,才能精品迭出,佳作剧增,才不愧“玉石雕刻大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