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汉族,省县乡村人,出生于1963年2月,200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6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2011年7月至今担任县乡村党总支书记。  同志担任乡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以来,他脚踏实地地苦干实干,发扬无私奉献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呕心沥血,开拓创新,与群众一起团结拼搏,带领村两委班子致力于加快发展,使村的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获得省“五个好”村党组织的荣誉称号,成了远近闻名的“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群众的信任,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 

一、 凝心聚力,秉公办事  同志常讲,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他坚信团结出力量。一直以来,凡是对涉及村内的工程建设,如土地流转、修桥铺路、电网改造等重大经济问题、重大决策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讨论,他从不搞一言堂自己说了算,坚持秉公办事。在村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之前,一场以村两委为主导,徽粮公司为运作主体,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实践——土地流转,在村千亩土地上展开。书记就在晚饭后亲自到村民家掰着指头给村民算账,告诉他们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利益,经过反复动员,在党员的带动下,群众开始想通了,板结的土地活了起来。村18个村民小组,1000多户农户的3250亩土地自愿以出租的形式委托村委会流转承包给徽粮公司。土地流转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志说:“土地流转是一个关键点,是造血细胞,土地活了,农村就实现了“造血”发展。土地流转让村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但只改变小富状况不是我们最终目的,重要且关键之处是切实将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通过自力更生,解决村未来发展问题,让村民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让新农村建设落实到实处,为‘美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 敢挑重担,乐于奉献  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是通过县规划建筑研究院设计,主要包括村庄环境整治,打通村庄道路,修建厕所、活动室、铺设下水管道等公共设施三个方面。在各个项目施工建设中,自己总是亲临第一线,起早摸黑在工程现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放弃家里事,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辛勤的汗水,换来可喜成果。如今,村庄已实现了房屋树木整齐化、道路拓宽畅通化、农田改造标准化、绿化种植美观化、村庄整洁又净化。在书记的带领下,村已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 

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书记和村干部也遇到了不小的阻碍和困难,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资金缺乏。建设伊始,通过“一事一议”自筹以及村干部垫资等形式,在全村范围内修建了砂石路,打开了”美好乡村“建设的第一页。“在建设过程中,也有少部分村民不理解我们的工作,在砍伐村内的枯树杂树时认为我们在‘破坏环境’,通过我们的宣传讲解,村民逐渐明白了砍树的作用和目的,了解了‘美好乡村’建设的实际意义”,书记如是说:“目前,我村的‘美好乡村’在上级领导部门和广大村民的支持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各工程项目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三、创建文明,提升素质  在工作实践中,书记深刻体会到,一个村要文明和谐,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必须要抓好党风村风民风建设,全面提升广大村民的道德素质。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伊始,他便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结合村实际,借鉴外地经验,不断探索新方法。一是舍得投入,建好文化阵地。通过宣传、引导和动员,充分调动农民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办。充分发挥老党员、养蟹养猪能人等致富能手的作用,带领广大村民自发建设美好乡村。同时,书记自己带头出资,和村干部跑这跑那,筹集资金,购置了一批腰鼓、铜锣、镲片等乐器,组建了具有特色的花鼓灯表演团,丰富了美好乡村的精神内涵。让村民告别了“白天拿锄头、晚上靠枕头”的单调生活方式,为村民求知、求乐、求富、求新提供了活动场所。 

“在‘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中,我们还创新成立了美好乡村环卫所。环卫所由一名村委会委员任所长,以一名退伍老党员为代表的十一名65岁以上、身体硬朗有劳动能力的五保户老人担任环卫工,配备统一的工作服装鞋帽,负责村庄垃圾清运和村容卫生的管护”,书记在一次观摩图进场参观时说道:“环卫工每天的上班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30—5:30,环卫工除了领取五保金,村里每人每月还将补助100元。这一创新举动得到了县美好办的大力表扬和支持,并被当做典型,在全县‘美好乡村’建设中推广。”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志没有满足于现状,放眼世界,他将继续一如继往,率领全村党员干部,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再攀高峰,努力把村建成现代化的新农村。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同志深深体会到,农村有着很多工作需要做,广阔的农村天地磨炼人的意志,“为人民服务”是他终身的追求!